条文本

下载PDF

多排CT血管造影检测胃粘膜下底静脉曲张
免费的
  1. J K威尔曼1
  2. D Weishaupt1
  3. T玻姆1
  4. T Pfammatter1
  5. B塞弗特2
  6. B Marincek1
  7. P Bauerfeind3.
  1. 1苏黎世大学医院放射诊断研究所,苏黎世,瑞士
  2. 2苏黎世大学生物统计学系,瑞士苏黎世
  3. 3.瑞士苏黎世,苏黎世大学医院消化内科
  1. 通信:
    D Weishaupt博士,大学医院放射诊断研究所,Rämistrasse 100,8091,瑞士苏黎世;
    dominik.weishaupt在{}dmr.usz.ch

摘要

背景与目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具有挑战性。目前,内窥镜和内窥镜超声(EUS)被认为是最有用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是否有助于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

患者及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了22例经内窥镜检查怀疑患有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US和MDCT血管造影。由三名独立的盲读者评估EUS和MDCT血管造影在检测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方面的一致性水平。此外,还确定了静脉曲张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粘膜下静脉曲张的传入和传出血管。

结果:22例患者中有21例(95%)获得良好或优秀的MD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基于EUS, 22例患者中有16例(73%)检测到粘膜下静脉曲张,22例(100%)检测到胃周静脉曲张。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这16例患者的黏膜下静脉曲张均被三位读者证实。三位读者均证实22例患者均有胃周静脉曲张。此外,所有三位读者都注意到另外一位患者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而这在最初的EUS中没有被发现。关于静脉曲张直径(κ=0.90)和静脉曲张位置(κ=0.94), MDCT血管造影显示了良好的观察者间可靠性。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黏膜下静脉曲张的进出血管包括胃左静脉11例(65%),胃后/短静脉15例(88%),胃肾分流管10例(59%),左侧膈下静脉6例(35%),左侧心包静脉6例(35%)。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和描述底静脉曲张方面与EUS相当,特别是在区分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方面。

  • 多检波器行CT
  • 血管造影术
  • 胃静脉曲张
  • 内镜超声
  • MR,磁共振
  • 计算机断层扫描
  • 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
  • MIPs,最大强度预测
  • 虚拟现实,体效果图
  • mpr,多平面重建
  • 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支架

数据来自Altmetric.com

请求的权限

如果您希望重用本文的任何或全部内容,请使用下面的链接,该链接将带您到版权清除中心的RightsLink服务。您将能够快速获得价格和即时许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重用内容。

静脉曲张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门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相比,底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往往更严重,据报道止血控制更困难。1,2

底静脉曲张的传入血管包括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3.4流出静脉经食管静脉、左膈下静脉、左心包膈静脉或左肾静脉流入腔静脉(图1)).3.4根据其在胃底壁的位置,胃底静脉曲张分为粘膜下胃底静脉曲张和胃周(外)胃底静脉曲张(图1)).3.5 -7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之间的区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底静脉曲张出血几乎总是由粘膜下静脉曲张引起的。1,8日,9此外,粘膜下底静脉曲张可以通过内镜治疗成功治疗。

图1

门静脉高压患者腹侧看上腹部器官的示意图,重点是静脉解剖和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出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的传入静脉包括胃左静脉(LGV)和胃后/短静脉(PGV/SGV)。出静脉经食管静脉(EV)、左膈下静脉(LIPV)、左心包膈静脉(LPCPV)和胃肾分流管(GRS)引流。PV,门静脉;SV,脾静脉;LRV,左肾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IMV,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胃底壁结构示意图(方框)显示胃周静脉曲张(1)位于胃壁外边界的外膜层内。 The perigastric (adventitial) varix penetrates the muscularis externa (ME) and forms a submucosal varix (2). M, mucosa; SM, submucosa; ADV, adventitia/serosa.

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具有挑战性。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通常是怀疑有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的初步检查,尽管底静脉曲张和胃褶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在高血压胃病患者中,可能很难区分。5,7,8日,10目前,超声内镜(EUS)被认为是评价和诊断粘膜下底静脉曲张最有用的方法。5,7,8日,10EUS可显示胃壁的不同层,并可区分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5,7,8日,10然而,EUS是侵入性的,不广泛使用,并依赖于检查者。因此,在这些高风险患者中,非侵入性成像方式是更可取的。

脾门静脉造影或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磁共振(M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的作用仅限于区分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尽管这两种方式都允许对门静脉系统及其侧支进行全面评估。9日,11 -14

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腹部血管系统成像的微创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15 -17与单探测器螺旋CT相比,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提供更短的采集时间、更少的运动伪影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可视化小的内脏血管。15这些特征可能有助于评估胃底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的存在和鉴别。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门脉高压症或脾静脉阻塞患者中检测底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关注其鉴别门脉高压症或脾静脉阻塞患者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的能力。结果与EUS比较。

材料与方法

研究设计与患者

2000年10月至2002年1月,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1岁(21-74岁),经内窥镜怀疑有眼底静脉曲张入院者被认为符合本研究的入组条件。(1)门脉高压症或脾静脉阻塞患者,既往(>个月)或近期(<1个月)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胃十二指肠镜下怀疑有底静脉曲张;(2)已知有门脉高压症或脾静脉阻塞并发生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经紧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定,随后直接内镜治疗,并接受常规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作为评估内镜治疗效果的随访计划的一部分。排除标准包括有肾功能不全史和对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或拒绝研究方案。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初次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后一周内均行EUS和MDCT血管造影。该研究得到了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了所有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

所有MDCT血管造影均在四通道MDCT扫描仪上进行(SOMATOM Volume Zoom;西门子公司,Forchheim,德国)。扫描前,所有患者均口服500-750毫升白开水。水被用作负造影剂,以扩大胃和改善胃壁的可视性。为了标准化胃胀,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扫描前都被要求坐在CT扫描仪的桌子上立即喝水。患者均未服用抗胆碱能药物或胰高血糖素。扫描范围规划从食管远端三分之一开始,以肾脏下极结束,涵盖整个胃范围,并包括上腹部的门静脉及其支流。

在注射120 ml非离子碘造影剂(Ultravist 300;先灵,柏林,德国;300毫克碘/毫升)。使用自动注射器(Ulrich Medical AG, Ulm-Jungingen, Germany)以3ml /s的流速注射造影剂。65秒后,在造影剂的门静脉期开始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参数如下:束准直4×1 mm;工作台进给每旋转5毫米(节距1.25);旋转时间0.5 s。图像重建采用1.25 mm的切片厚度,间隔0.6 mm。采用标准算法、512×512矩阵大小,在180 mA和120 kV的仰卧位进行MDCT扫描。

图像分析

所有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解释都是在一台Advantage Windows 4.0工作站(GE医疗系统公司,密尔沃基,威斯康辛,美国)上进行的,该工作站配备了一个软件工具,可以生成最大强度投影(MIPs)、体积效果图(vr)和多平面重建(MPRs)。一位具有三维重建技术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将所有MDCT血管造影处理成MIPs、vr和mpr。该放射科医生没有参与接下来的图像分析,对患者的EUS数据和结果一无所知。所有三维重建都存储在工作站的硬盘内存中,用于后续的图像分析。

三位在横断面成像方面有经验的独立放射科医生(读本编号1、2和3)在横断面图像、MIPs、vr和mpr的基础上按随机顺序分别进行了图像分析。所有三个读者都对患者资料(包括临床病史、临床表现和EUS结果)不知情。

两位读者都评估了胃底静脉曲张的存在。根据Sarin和Kumar提出的胃静脉曲张的分类,18本研究中称为胃底静脉曲张的静脉曲张包括延伸到胃底的胃食管静脉曲张(根据Sarin和Kumar的说法,称为胃食管静脉曲张2型)18)或孤立的异位胃底静脉曲张(根据Sarin和Kumar的说法,称为孤立的1型胃静脉曲张)18).当对存在的底静脉曲张进行评估时,静脉曲张被分为粘膜下或胃周。3.5 -7粘膜下底静脉曲张被定义为位于胃底壁内的静脉曲张,在门静脉期表现为造影增强。7,19胃周(外)底静脉曲张被定义为位于胃底壁外边界的门静脉期表现增强的蛇形血管结构。3.20.每位读者必须使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表明其对有无粘膜下或胃周静脉曲张的诊断信心,评分如下:1、粘膜下/胃周静脉曲张明显不存在;2、粘膜下/胃周静脉曲张可能不存在;3;可能存在粘膜下/胃周静脉曲张(不确定);4、可能存在粘膜下/胃周静脉曲张;5、粘膜下/胃周静脉曲张明显存在。当认为存在黏膜下静脉曲张时(4分或5分),要求三位读者分别测量可见最大的粘膜下静脉曲张的直径,并将其分为小(直径< 5mm)或大(≥5mm)粘膜下静脉曲张。5,21此外,要求读者使用以下术语分配粘膜下静脉曲张的位置:1,内侧边界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位置;2、在侧边;第三,在眼底的内侧和外侧边界。

三名读者一致评估了粘膜下静脉曲张的传入和传出血管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或食管静脉曲张的存在与否。图像评估在单独的阅读课程后延迟三周进行。由于有时难以区分胃后静脉和胃短静脉,我们称其为胃后/胃短静脉侧枝。22

使用市面上可买到的电脑程式(视窗2.1a版本;Scanditronix-Wellhöfer Dosimetrie,施瓦茨布鲁克,德国)对于平均颅尾扫描范围为21厘米,管电流为180 mA, 120 kV的MDCT血管造影的有效剂量估计为女性为5.0 mSv,男性为4.0 mSv。

内镜超声(EUS)

所有临床怀疑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均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胃肠病学家进行EUS。采用径向扫描回声内窥镜GF-UM20 (Olympus, Japan) 7.5 MHz和12 MHz以及回声内窥镜FG-38UX;Pentax,日本)纵向扫描,并配备7.5 MHz换能器和多普勒模式。EUS在咪达唑仑(2.5 - 5mg)和/或哌替啶(25 - 50mg)静脉镇静下进行。所有研究都记录在录像带上,以供后续回顾。解释EUS的胃肠科医生不知道MDCT血管造影结果。在EUS上,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分别被定义为胃底壁内或胃底外膜外组织和间隙内的低回声血管,血管腔内有持续的彩色多普勒血流。3.20.为了确定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的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周静脉曲张的分类,内窥镜医生使用了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相同的分级量表。为了避免由于切向成像而导致的静脉曲张直径的错误测量,在血管横截面呈圆形的点测量血管。20.

统计分析

MDCT血管造影和EUS在粘膜下和胃周静脉曲张的诊断以及静脉曲张大小的分类和静脉曲张位置的确定方面的一致性以百分比形式给出。通过计算kappa值(κ)来确定三种阅读器在MDCT血管造影图像上静脉曲张大小分类和黏膜下基底静脉曲张位置方面的观察者间一致性。23由于存在粘膜下底静脉曲张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因此我们没有为此目的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或准确性。

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研究期间出于临床原因进行脾门静脉造影时,将确定底静脉曲张进出静脉的共识读数结果与脾门静脉造影进行比较。

结果

病人的特点

10/22例患者(45%)有食道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22例患者中有6例(27%)既往或近期有内窥镜记录的底静脉曲张出血史。在这6例患者中,每个患者在纳入研究之前都进行了内镜指导下的硬化治疗(平均87天(范围2-276))。在研究期间,22例患者中有1例(5%)在EUS和MDCT血管造影检查后8周死亡。对该患者进行尸检,经EUS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胃周和粘膜下底静脉曲张。22例患者中有4例(18%)在研究期间接受了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支架(TIPSS)治疗。这4例患者均行脾门造影。

影像学表现

造影剂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所有22例患者耐受良好,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不需要镇静或镇痛。

表1总结了读者分配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胃底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良好或优秀(4级和5级)的患者中有21/22(95%)被1号读者和2号读者评为,20名患者(91%)被3号读者评为。所有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均不佳或不能接受(2级或1级)。

表1

由三位读者分配的多排CT血管造影胃底图像质量的主观印象

表2显示了EUS和MDCT血管造影对有无黏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可信度(图2,3)).三位读者均报告有17例患者(77%)出现黏膜下底静脉曲张,置信度评分为4和5(可能存在或肯定存在)。在纳入前接受内镜引导下硬化治疗的6例有记载的底静脉曲张出血史的患者中,所有读者都注意到确实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图4)).在EUS中,粘膜下静脉曲张也分别在1例和5例患者中被诊断为可能存在或明确存在。三位读者都不同意1例患者(5%)的内镜检查结果。在该患者中,1号读卡器报告可能存在粘膜下底静脉曲张,其余两个读卡器明确存在。相反,在EUS检查中,该患者被认为不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三周后再次进行了EUS检查,这不是研究方案的一部分,确认了该患者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

表2

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和内镜超声(EUS)对22例粘膜下底静脉曲张存在的诊断可信度

" data-icon-position="" data-hide-link-title="0">图2
" data-icon-position="" data-hide-link-title="0">图2
" data-icon-position="" data-hide-link-title="0">图2
" data-icon-position="" data-hide-link-title="0">图2
图2

68岁男性,酒精相关性肝硬化,Child-Pugh a级。(a)门静脉期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横向源图像显示,位于胃底灌水的内侧和外侧边界的粘膜下静脉曲张直径≥5mm(白色大箭头)(F)。胃周静脉曲张(白色小箭头)也被注意到。(B)门静脉期MDCT血管造影数据集的体积绘制显示有传入血管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包括胃左静脉(LGV)和胃后/短静脉(PGV/SGV)。流出静脉通过左膈下静脉(LIPV)和左心包膈静脉(LPCPV)流出。PV,门静脉;SV,脾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C)同一患者相应的内镜超声图像证实存在黏膜下底静脉曲张,可见大的低回声血管(箭头),壁内有连续的彩色多普勒血流。(D)同一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支架置入后胃后/短静脉的直接选择性数字减影静脉造影显示了一团基底静脉曲张(箭头),流出血管通过左膈下静脉(LIPV)和左心包静脉(LPCPV)。

图3

31岁女性,因丙型肝炎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症,儿童Pugh A级,存在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A)门静脉期多排CT (MDCT)冠状面薄拍最大强度投影显示位于胃底充水内侧边界(F)的大粘膜下静脉曲张(直径≥5mm)(白色大箭头)。同时还可见胃周静脉曲张(白色小箭头)。传入血管包括胃左静脉(黑色箭头),传出血管通过食管静脉(黑色箭头)。PV,门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B)静脉曲张(白色大箭头)的胃壁粘膜下位置(白色大箭头)在横切面薄拍最大强度投影上更明显。

图4

一名60岁女性,慢性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转变,近期有黏膜下静脉曲张出血史,随后进行硬化治疗。冠状位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数据集在门静脉期的多平面重建显示胃底壁有组织丙烯酸沉积(大箭头)。可见直径大于5mm的非硬化性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白色箭头)以及胃周静脉曲张(黑色箭头)。此外,广泛的门静脉侧支,脾肿大,钙化胆结石(小箭头)。

在EUS中,所有22例患者均报告明确存在胃周静脉曲张(评分5分)。所有MDCT血管造影读者对所有22例患者的诊断置信度评分为5。这导致两种成像方式和三种读取器(κ=1.0)对胃周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和诊断可信度的总体一致性为100%(22/22例患者)。

当MDCT血管造影诊断粘膜下底静脉曲张(评分4或5)时,所有读者对静脉曲张大小的分类有极好的一致性(κ=0.90)。1号和3号读卡器在13/17(76%)患者中发现了直径≥5mm的粘膜下静脉曲张,2号读卡器在14/17(82%)患者中发现了直径≥5mm的粘膜下静脉曲张。在EUS中,12/16的患者(75%)粘膜下静脉曲张直径≥5mm, 4/16的患者(25%)粘膜下静脉曲张直径< 5mm,结果EUS与MDCT血管造影的平均一致性为79%。

表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EUS显示粘膜下底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的位置。总的来说,在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粘膜下底静脉曲张位置的判断上,三个读者的一致性非常好(κ=0.94)。平均而言,MDCT血管造影和EUS在静脉曲张位置的确定上有83%的一致性。

表3

经多层螺旋CT (MDCT)血管造影(n=17)和内镜超声(EUS)确定胃底粘膜下静脉曲张的位置(n=16)

表4总结了17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有黏膜下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传入和传出血管。在研究期间,所有4/22(18%)接受TIPSS放置的患者均可与脾门造影进行比较。4例患者的脾门造影均证实了MDCT血管造影所示的传入静脉和传出静脉(图2)).MDCT血管造影检出门静脉血栓5/22(23%),脾静脉血栓3/22(13%),食管静脉曲张21/22(95%)。

表4

多排CT (MDCT)血管造影评估了17例患者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传入和传出血管

讨论

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是门脉高压症的重要表现。胃底静脉曲张最常见的原因是全身性或节段性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9胃底静脉曲张的发展可能取决于胃底静脉结构的存在。底静脉曲张的确切发生率是未知的。

与腹部任何部位的其他门系统侧支一样,静脉曲张出血是胃静脉曲张,尤其是底静脉曲张的最大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出血时死亡率高达30%。24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相比,底静脉曲张出血更为严重,并与输血需求显著升高相关。24从临床角度来看,必须认识到只有位于胃壁内的底静脉曲张(即粘膜下位置)才可能出血。8日,9相反,位于胃底壁外边界的胃底静脉曲张(即胃周/胃外静脉曲张)则没有。

底静脉曲张的诊断,特别是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内镜检查发现,黏膜下底静脉曲张常表现为肿物样结节状和弯曲弯曲的底黏膜隆起。18由于底静脉曲张位于粘膜下深层,且其覆盖的粘膜颜色和外观正常,因此很难将底静脉曲张与胃褶区分开,尤其是在高血压性胃病的情况下。5,7,8日,10日,18此外,在食管静脉曲张上看到的红色标志很少在眼底静脉曲张上看到。18EUS目前被认为是评估胃底静脉曲张最有用的方式,因为它能够显示胃底的不同层。这允许关于胃底静脉曲张的存在、大小和确切位置的精确信息(即,胃底静脉曲张的粘膜下和胃周位置)。5,7,8日,10然而,由于EUS在相对较少的专门中心的可用性有限,它的广泛使用受到了阻碍,25它的侵袭性,26以及它的操作员依赖性,只有一个公平的观察者之间的协议,评估血管病变在胃。25

在双对比钡检查中,眼底静脉曲张的表现可能与肿瘤病变相混淆。9日,27脾门静脉造影和直接经肝门静脉造影可以很好地描绘门静脉和脾静脉系统及其侧支循环。血管造影术的主要局限性是不能确定血管与粘膜的关系。9日,14

增强常规螺旋CT和单探测器螺旋CT以及MR成像是快速评估门脉高压症患者门系统血管整体状况的有效方法。9日,11 -13然而,据我们所知,还没有尝试评估CT或MR成像是否可以提供关于静脉曲张的信息,特别是静脉曲张和粘膜之间的关系。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出现,CT血管造影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缩短了采集时间,增加了体积覆盖,降低了造影剂剂量,提高了评估小内脏血管的空间分辨率。15日,17

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中的临床适用性。MDCT血管造影的高可靠性和稳健性体现在总体良好到优秀的图像质量和三个阅读器在诊断粘膜下和胃周静脉曲张,以及静脉曲张大小和位置评估方面的高观察者间一致性。这种用于检测底静脉曲张的成像技术与目前用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成像协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口服白开水来扩张胃和胃底,这是区分粘膜下和胃底周围静脉曲张的必要条件。多层螺旋ct扫描仪目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根据我们的经验,阅读这些病例不需要很长的学习曲线。

与EUS相比,三名独立阅读者在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否存在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时均获得了高度相关性。只有一名患者在EUS和MDCT血管造影中发现了一个小的(直径< 5mm)粘膜下静脉曲张。值得强调的是,基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位读者都注意到粘膜下静脉曲张可能存在或明确存在(评分4和5)。在随后进行的重复EUS中,该患者确认存在粘膜下静脉曲张,但这不是研究方案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粘膜下静脉曲张方面的诊断性能优于EUS。然而,这一假设需要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得到验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区分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这是最重要的临床兴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也可用于评估内窥镜硬化治疗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在我们的系列研究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既往有内镜硬化治疗史的患者都有残留的粘膜下底静脉曲张。此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可识别出底静脉曲张的传入静脉和传出静脉。这可能与规划替代治疗策略(如球囊闭塞逆行经静脉静脉曲张闭塞术)的临床和治疗相关。28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底静脉曲张的一个重要缺点是应用辐射剂量固有的技术。在我们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的有效剂量均为4-5毫西弗。此外,静脉应用碘造影剂可能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禁忌症。这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患者经常伴有额外的肾功能不全。29此外,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出粘膜下静脉曲张后,不能在同一疗程内立即进行治疗。这些缺点可能会阻碍其在怀疑有静脉曲张的患者中的常规使用,并可能在无法使用EUS或存在矛盾的临床情况下证明其适应证(例如,食管静脉曲张较大的患者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后)。

本研究的以下局限性需要解决。由于我们的研究只纳入了在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怀疑有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而没有对照组,这可能导致了纳入偏倚。另一个重要的局限性是对于存在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缺乏真正的诊断参考标准,例如所有患者的病理相关性。此外,我们的研究组还纳入了少量患者。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定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否可以作为检测门脉高压症患者粘膜下静脉曲张的筛查工具。最后,我们没有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影响。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如硬化治疗、结扎治疗、TIPSS、球囊闭塞逆行经静脉闭塞或手术)以及预防问题和食管静脉曲张根除对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响尚未确定。24未来的前瞻性研究需要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粘膜下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和分类是否会影响胃肠病学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决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明了MDCT血管造影在检测和表征底静脉曲张方面与EUS相当,特别是在区分粘膜下和胃周底静脉曲张方面。当EUS不可用或存在矛盾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能成为临床情况下重要的补充或替代技术。

致谢

作者感谢Peter Roth绘制了图1

参考文献